《策略与胜负》书稿连载说明


住院18天,想通了一件事,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把这本《策略决定胜负——没有一个案件是没有突破口的》书稿不再寻求出版,而是公开连载,免费给读者们阅读、下载乃至转载,希望能为当事人维权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去年这本书稿脱稿时,曾有一家著名出版社约稿,并签订了出版合同。然而在一审稿过程中改了一次,仍然通不过。虽然编辑很客气,但意思很明确就是书稿内容是讲当事人怎么维权,尤其是行政诉讼的原告怎么来赢得行政诉讼,这就有点敏感了,所以要求修改,到离开这个主题为准。后来又有朋友又介绍了一家著名出版社,当然得到的反馈与前一家出版社一样。于是,我犹豫了,怎么办呢?改还是不改?

18天的住院当中,尤其是手术后那两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但大脑还在思考,就想透了这个问题。我已经70有2了,出版的个人专著已经有40本了,一不靠再出版书籍扬名立万,招揽业务;二不靠出版书的版税收入养家糊口,为何要受制于出版社的想法而降低书稿本身的内在价值呢?赠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几经思索,便作出了上述决定。

这本书稿采取的是一策一案的分析与叙述方法,共列举了49个策略引证了49个案件,也就准备从下周起,每周登一个,加上今天的说明和原来准备用在书里的(代序)作为首发,分别登在我的新浪微博和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的公众号上,共计50周把这本书稿登完。

《没有一个胜诉不是因为找准了突破口的(代序)》

从2019年《行政诉讼事务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后,我就开始写一本原计划取名为"老律师经验谈"的书,以期将自己从1987年7月在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结业回景德镇后从事法律服务职业以来近40年的经验教训整理出来,为更多的人(包括法律职业人员和当事人,尤其是律师)提供些许帮助。

可是在写到20多万字时却发现这本书稿表现出的感受是:策略对于胜负十分重要,而且我接触到的案子没有一个是没有突破口的。

于是,我调整了思考与写作的方向,便有了这本《策略与胜负——没有一个胜诉不是找准了突破口的》。

回顾我近40年来执业印象深刻的案件,均有一个规律:打官司虽然说需要讲案件本身的事实和外部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同样的内部事实与外部条件却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策略而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用行业内的话就是"策略决定胜负"。

回顾我近40年办案取得胜诉的经验,只有极少数案件躺平也是那个结果,绝大多数案件主要还是因为我本着"受君之托、忠君之事"的原则对委托人负责,反复认真地研判案情,找到了突破口,选择了最佳的策略,从而把握住了胜诉的关键。反之,是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找准突破口而功败垂成。

因此,希望我用了五年多时间写成的这本书是一支蜡烛,在点燃自身之时,也能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发出微弱的光,能够为年轻的法律同行们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王 才 亮

2024年夏脱稿于北京陶然亭畔

注:读者可点击图片查看全部连载书稿

2025/03/17 22:47
首页    才良研究    《策略与胜负——没有一个胜诉不是找准了突破口的》连载    《策略与胜负》书稿连载说明